- · 《盐湖研究》期刊栏目设[10/30]
- · 《盐湖研究》杂志社刊物[10/30]
- · 《盐湖研究》杂志社收稿[10/30]
- · 《盐湖研究》编辑部征稿[10/30]
- · 盐湖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10/30]
- · 《盐湖研究》投稿方式[10/30]
- · 《盐湖研究》数据库收录[10/30]
西藏阿里的象雄王国有哪些出土文物(盐湖 翻译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古如江寺墓出土“王侯”字样织锦 值得一提的是,汉地锦绣首次发现于西藏地区,而类似风格的锦绣文物位于西藏周边地区 区多次出土。 1993年,在新疆
古如江寺墓出土“王侯”字样织锦
值得一提的是,汉地锦绣首次发现于西藏地区,而类似风格的锦绣文物位于西藏周边地区
区多次出土。1993年,在新疆阿斯塔纳墓地出土了一件有具体纪年的织锦(断代为公元455年),其从图案风格上虽与阿里织锦有差别,但在图案单元构成上,却惊人的一致。
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M177出土禽兽纹锦(沮渠封戴墓,455年)
另外一块,2002年出土于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M39禽兽纹锦(断代为3-4世纪)与阿里织锦年代相近,其纹饰风格、图案结构便非常一致,均包含龙纹和树的造型。
更加相似的是,这件织锦上面不仅有汉字“王侯”的纹饰,还有新疆当时流行的佉卢文“王侯”纹饰。
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M39出土禽兽纹锦(3-4世纪)赵丰,2002年
从织造技术上分析,阿里“王侯”织锦它的纹理结构属于平纹经锦。这是一种由“经线构成花纹”的织造技法,属于典型的中原内地从商周以来的纺织技术。明显有别于中亚、西亚纺织传统中,用“纬线构成花纹”的织造技术。
古如江寺墓葬出土的纬锦
两种分别用“经纬线显花”的织锦,在阿里地区同时发现,足以说明象雄时期的阿里和周边地区存在非常密切的文化、物资往来。
从惯常的思维逻辑上说,一般认为西藏文化受南亚印度地区的影响较重。但其实,作为联通东亚、中亚、南亚的十字路口,西藏是一处各种文明交汇融合的地点。
印度对西藏在宗教上的影响不过是相对比较显性而已,古代西藏先民和周边地区的交流远早于的传播。
从逻辑关系上说,传入西藏是借助了通向四方的商路联络线,而不是相反。
尤其是,阿里孕育的本地宗教系统,这对的传播呈现明显的阻碍作用。
因此,认为承载了西藏文化想法,实际上否定了西藏文化本源数千年的发展脉络。从现存的史料记载上看,阿里地区国家中,西女国盛产“朱砂、麝香和食盐”。
而需要注意的是,藏北高原虽盐湖众多,但产可食用盐的盐湖,多在北方羌塘无人区内部。
因此,既然沟通藏北与天竺的“食盐之路”存在,那此路向北延伸直达南疆,逻辑上也应该能成立。
此后,吐蕃王朝时期,存在多次出兵南疆(安西地区)与唐军争霸的案例。存在一条沟通南疆与阿里,穿越阿尔金山、昆仑山的道路是必备的条件。
因此,阿里、新疆两地的织锦在风格上类似,并均来自于中原,便不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了。
另外,从阿里向西,取道勃律(今巴控克什米尔巴尔蒂斯坦—吉尔吉特)、罽[jì]宾(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开伯尔山口附近)通向中亚和波斯的道路,恰好是“吐蕃丝绸之路”与传统的丝绸之路的结合点。
既然吐蕃麝香优良的品质,被波斯、大食文献反复提及,原产的藏红花,能成为高原圣药。那织造、冶金技术能传入阿里,自然也不是异想天开。
卡尔东遗址出土象雄双面裸身铜人像
另外,玄奘在天竺求法期间,曾听当地人说过,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存在一个盛产黄金的国都,称为“金国”。
阿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西藏黄金的主产区,这个传说中的“金国”会不会就是象雄,实在值得玩味。而此时,还远没有在西藏落地生根的端倪。
《大唐西域记》卷四:“此国境北大雪山中,有苏伐刺拿瞿坦罗国(唐言金氏),出上黄金,故以名焉。”
除了汉代丝绸外,古如江寺墓葬还出土了一件超越认知的文物——煮茶的工具和茶叶残块。长久以来,人们都认为七世纪时,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了流行在中原的茶饮习惯。并以此,形成了今天高原上喝酥油茶的传统。
古如江寺墓葬出土的青铜器
但在古如江寺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底部,有一层厚厚的,类似于绿茶的残渣。
考古人员在清理青铜器时,对此产生了浓重迷惑。
因为,全世界“茶”的发音只有两种。一种来源于云南的“chá”,在向西转播的过程中,转音为乌尔都语(巴基斯坦和印度)、波斯语()、阿拉伯语、俄语,乃至斯瓦西里语(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)的“chay”。
另一个读音来自福建省闽南话中的“te”,转音为法语中的“thé”,德语中的“Tee”,以及英语中的“tea”。
由此也可以看出,茶饮习惯水陆两条传播渠道的不同。
作为地处云南西部的西藏,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銮铃,似乎应该西藏茶饮习惯最早的萌动。但如果古如江寺墓葬出土食物残渣是茶叶的话,那西藏茶饮的历史将顿时前移4百年,也将彻底颠覆藏史中,关于吐蕃王朝时期茶叶传入西藏的记载。
文章来源:《盐湖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yh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21/700.html
上一篇:三大盐类在地壳中占比最高的是
下一篇:没有了